黄先生,如今对许多年轻人来说或许已有些陌生。然而,在 2008 年之前,他可是风光无限。初中肄业的他,却三次登上首富之位。其主业虽是家电销售,名下土地储备却远超碧桂园和恒大。彼时的他,财富多到令人咋舌,跑车一买就是两辆连号的,一辆开着,一辆闲置。
但 2008 年,成了他命运的转折点。这一年,他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。前脚刚作为奥运火炬手与俄罗斯人交接圣火,后脚就被带走调查,前后不过三个月。就像他自己在 2005 年春风得意时所言:“今天你一无所有,但明天你又什么都有了,而后天你又回到了起点。” 没想到,一语成谶。
1980年代的中国商界,如同暴雨前的闷热沼泽,蛰伏着无数伺机而动的冒险家。改革开放的浪潮席卷而来,个体经营的大门敞开。在那个需求旺盛的时代,电器行业成为了造富的温床。无数人投身其中,创造了诸多传奇故事。
牟其中从重庆仿制 555 牌电器倒卖至上海,赚得 7 万元,甚至还从苏联倒腾飞机卖给川航;柳传志从中科院下海创业,也涉足彩电倒卖,却因经验不足被骗 14 万。
在潮汕乡镇,许多孩子辍学后走街串巷兜售小电器,其中就有初中未读完的黄先生。
1986 年,17 岁的黄先生与哥哥从潮汕奔赴内蒙古,冒着风险倒卖走私电器,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。
随后,他们在北京开设了国美电器店,就此踏入了一个既肥又乱的行业。当时,家电行业既有传统国营商场的盘踞,又有长虹、康佳、TCL 等本土企业的竞争。
刚成年的黄先生,既无门路又缺资金,为在家电混战中立足,潮汕商人骨子里的“饿狼基因”,在黄光裕身上化为凌厉的商业刀锋。
他采用低价倾销策略。他让利于消费者,即便利润微薄,却通过拉长厂商账期获取巨额资金,用于生息或投资房地产。凭借这一手段,国美在各地开设了众多门店,现金流也愈发充裕。
1999年国美开启连锁扩张时,其账上流动资金的年周转次数竟达87次,远超行业平均的3.5次。这种近乎疯狂的资本腾挪,让国美在2003年销售额突破百亿,硬生生将传统百货商场逼入死角。
黄先生成为了那个时代超会赚钱的代表人物,而他所代表的潮商群体,更是以善于经商闻名。
潮汕盛产首富,泰国首富、新加坡首富、澳洲华人首富、欧洲华人首富等诸多商界巨擘皆来自潮汕。晨光文具盒、奥飞娱乐等知名品牌也都由潮商创办。
潮汕商人会赚钱,一方面源于当地早年自然灾害频发、地少人多的地缘特点,造就了他们敢拼敢闯的性格;另一方面,潮汕商帮偏爱抱团,家族式企业众多,决策高效,这两点深深融入了黄先生和国美的基因之中。
高层敢于突破规则,家族企业轻装上阵,使得黄先生前期财富积累速度极快。2004 年,黄先生以 104 亿身家荣登中国首富之位。
黄先生行事风格张狂,这也让他树敌不少,苏宁老总张近东便是其中之一。2005 年 7 月,黄先生喊出为南京顾客当两年搬运工的口号,宣布进驻苏宁的大本营南京。
他故意将门店开在苏宁总部正对面的新街口,且开业时间选在午夜。这场“南京午夜之战”,将他赌徒本性暴露无遗。
午夜 23 点 24 分,国美的玻璃门被撞碎,抢购人群涌入,价格战正式打响。国美每小时都在刷新价格新低,人群在两家店之间来回流动,灯火彻夜通明。价格战持续72小时,国美以亏损3000万的代价,将南京家电均价拉低18%,这场战役最终以苏宁的失败告终,随着国美第二家、第三家门店进驻南京,整个家电商场价格大幅下跌。
然而,这样的局部胜利并不能满足黄先生,他要的是大获全胜。
球盟会APP无论是开店、打价格战还是并购,都需要巨额资金。在短短几年间,黄先生的资金来源成为了关键问题。
21 世纪,资本市场和房地产是来钱最快的领域,黄先生两手抓。他左手打通国际投行和香港炒家的路子,在股票市场抬高国美市值;右手将上市筹集的资金和国美电器的现金流投入房地产市场,获取更多资金,形成了利滚利的完美闭环。
成为首富后的黄先生愈发亢奋和急躁,更加无视规则。
他多次表示做 PE 玩资本比卖家电赚钱更快,此后数年也一直践行这一点。但他的资本运作目的复杂,有时利用内幕消息操纵中关村股票,变相行贿;有时则涉嫌洗钱。据媒体报道,仅 2007 年一年,他就偿还了六七个亿的赌债。登顶后的黄先生,多了几分矛盾和挣扎。
2010 年 5 月 18 日,法院对黄先生下达最终判决,以非法经营罪、内幕交易罪、单位行贿罪三罪并罚,判处有期徒刑 14 年,罚金 6 亿元,没收财产 2 亿元。即便沦为阶下囚,他仍在富豪之列,其名字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依然出现在胡润百富榜上。
黄先生入狱的这一年,阿里和京东的销售额才刚过百亿。但时代的变化日新月异,2012 年 8 月,刘强东一条微博向苏宁、国美宣战,电商时代来临,实体零售逐渐式微。失去了黄先生的国美,很快失去了往日的风光。
与黄先生同时代的企业家,大多乘着时代东风,凭借自身的聪明、勤奋、大胆和敏锐商业眼光,从底层崛起。他们践行着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的 “创造性破坏” 理论,闯入混乱的制造业和零售业,打破旧模式,创造新规则,获取超额利润。
然而,一些企业家在发展壮大后,察觉到时代变化,努力弥补原罪,改变企业发展路径。但黄先生却没有及时刹车,从寻找规则漏洞走向无视规则,最终走向深渊。
回归后的他行事低调,很少在媒体露面。但此时的零售行业早已物是人非,江湖不再是过去的江湖,对手也已今非昔比,国美想要重回巅峰,难度可想而知。
回归国美之初,黄先生就喊出了“18个月让国美恢复市场地位”的豪言。如今已复出近四年,他的承诺不但没有兑现,反而加速了这家曾经引领中国家电零售行业的企业的沉沦。
国美零售遭遇连续亏损,3年半里净亏损合计超388亿元。国美零售的股价更是暴跌超99%以上,
2025年A股首家锁定市值退市的公司诞生,前中国首富旗下的*ST美讯(国美通讯)停牌了。国美通讯的命运,最终还是没有逆转。
文字来源 36氪的视频内容